‹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go 回復: 0 | 瀏覽: 773 |倒序瀏覽 | 字體: tT
濟南東方愛嬰早教中心

高 一

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Rank: 14

媽豆
2711  
寶寶生日
1998-10-26 
帖子
502 

濟南通

1#
發表于 2012-3-30 15:21 |只看該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發短消息 | 加為好友 | 字體大小: tT
本帖最后由 濟南東方愛嬰 于 2012-3-30 15:28 編輯

熱議早教亂象:早教課真能讓孩子更聰明?
摘要:因為早教課更注重潛能的培養和開發,所以早教效果短時期內難以發現。中式的早教則注重責任和擔當,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
  早教課,能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有些家長錯誤地認為:只要上了早教課,孩子就會更聰明,就比其他孩子贏了一個起跑線。其實,早期教育不僅局限于智力開發,早教也不是培養“神童”,早教課的內容還包括為孩子創建一個成長環境,引發孩子的探索行為,促進孩子在大運動、精細動作、語言、認知能力、情緒和社會行為這五大領域的全面發展。早教班并不是想象的神奇班,不是所有上過早教的孩子將來就有所作為,而沒上早教班的孩子就什么都不是。

  早教課的效果立竿見影。有的家長說,感覺寶寶上了早教課,也沒什么改變沒什么進步。其實寶寶的學習都有一個積累的過程,特別是1歲以下的小寶寶,接觸的東西不會馬上表現出來,不可能上了課立即就有效果。而且,因為早教課更注重潛能的培養和開發,所以早教效果短時期內難以發現。

  家長不能只重視結果,忽視過程,過分關注孩子是否有所進步。另外,也需要有心理準備,那就是:早期教育是有效的,但不等于所有的早教課程都是有效的。事實上,相當多的早教課程被染上了商業味,炒作成分多。
  早教課程的品種越齊全越好?  
  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全面發展,那么是不是上的早教課程品種越多,越豐富,就越有益呢?有些家長盲目地以為,收費越貴的早教機構,環境越好,師資更佳。其實貴的課程未必適合寶寶。早期教育不應貴族化,高價課程更是沒什么意義。只要寶寶收獲快樂、越來越健康,收費在可以承受的范圍之內,就是好的早教課程。一些爸媽給寶寶報了音樂啟智課,又去上玩畫畫的課,再去學英語,最后還報了運動寶貝的課程讓寶寶“放松一下”,誤以為這樣就是讓寶寶全面發展了,其實只是把自己和寶寶弄得疲憊不堪。如果報得太多,從表面上看是各有側重,其實對寶寶智能的提高并沒有加倍收效。而且,周末無論如何都要留出時間出去玩哦,別忘了大自然也是寶寶的好老師。

  另外,一些家長只是一味追趕潮流,對早教并不太了解,看到“蒙氏”、“奧爾夫”等各種各樣的稀奇古怪名字,并不明白其中到底有多少含金量,就想讓孩子與時俱進多接觸新奇的東西,尤其是,掛上洋名更時興。這些都是不對的,不能盲目跟風。
  西式教育理念就是比中式的好?  
  西式教育理念和中式教育理念有著背道而馳的差異性,也是東西方文化差異的體現。許多爸媽一味地贊揚西式教育,否定中式教育也是不對的――

  西方的早教以尊重孩子個人意愿為主,以自我為中心,注重培養孩子獨立的個性和實際動手能力,讓孩子從小便開始接觸社會生活,因此西方孩子的自信心很強,對人對事都持樂觀態度,對生活充滿自信和期待。在西方孩子的眼里,仿佛只要你努力,沒有事情是你做不到的。但這也有不利的一面,孩子容易形成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極端,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長。

  中式的早教則注重責任和擔當,對自己、對他人、對家庭、對社會的責任――教導孩子應該主動去幫助其他小朋友,而且要在第一時間去幫助別人,只要你還有能力去幫助別人。初看起來讓人覺得有些不可思議,甚至覺得有些迂腐,但仔細分析,人們會發現其中蘊含成熟的做人道理。這里強調的是一個人的責任,對身邊其他人的責任。當身邊的人陷入困境時,一個人應有幫助人的意識和敢于幫助別人的勇氣。這種教育思想讓孩子學會了團結和勇敢,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熱議早教亂象:早教課真能讓孩子更聰明?
快速回復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互聯網清理整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20217粵ICP備09174648號粵網安備案號:4406043013573公安機關備案號: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權所有    版權保護投訴指引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電子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粵網文[2016]7051-1702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電話:020-85505893/18122325185 舉報郵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中國互聯網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