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豆
- 2694
- 在線時間
- 3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3-1-11
- 帖子
- 473
- 閱讀權限
- 50
- 積分
- 2645
- 精華
- 0
- UID
- 9184284
     
- 媽豆
- 2694
- 寶寶生日
- 2010-03-09
- 帖子
- 473
|

7歲孩子在意自己
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價值
7歲孩子不再像6歲時那樣和你頂嘴,卻也不那么喜歡與人交往。他往往記性不佳,容易分心,工作起來磨磨蹭蹭,對幫忙做家務不感興趣。
別人要他做什么事時,往往老半天不回答,也不行動。
他生活在自己的秘密花園里,充滿了感傷的基調。他會覺得別人不喜歡他,有意找他麻煩。7歲孩子很容易把什么都朝壞的方面想象。
7歲孩子很在意上學不遲到、作業及時完成、自己的東西自己收到自己的地方,孩子從這時候開始,懂得在意別人怎么評價他了。準確地說他開始很在意老師怎么看待他,開始有心想做個讓老師滿意的好學生。
而且,7歲的孩子的心智已經成熟到,需要自己的空間的時候了。
這就是他喜歡把自己的東西收到自己的地方的原因。如果能夠,這時的孩子需要自己的桌子、自己的抽屜、自己的箱子、自己的床。
7歲孩子不但字跡變得小了很多,還喜歡專門琢磨很細小的東西,這是因為他們的眼睛和大腦配合發育到了這一階段。他會喜歡湊得很近很近地看,哪怕他的眼睛碰到那東西了。
7歲孩子很在意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和價值。雖然道德觀念的建立要到8歲才開始形成,但7歲娃已經開始出現建立道德感的萌芽。
他開始在意不能去拿別人的東西(雖然偶爾他也還是會拿);不能說謊、騙人,做錯了什么不去抵賴、推委;而且他會很有意愿地遵守規則,恪守無誤。
-
8歲孩子
突然變成話匣子
和7歲完全相反的,是孩子可能會忽然變成話匣子了。他對自己對別人的要求都忽然嚴格起來,甚至可以說是很苛刻。
這帶給8歲孩子的另一個里程碑式的成長,是他們開始建立起道德是非觀念,開始明白事情與事情之間的因果關系。
他非常愿意做好孩子,愿意把事情做好,愿意遵守規矩。
8歲孩子對于“對與錯”的看法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好與壞”的兩極,他的思維開始豐滿起來。他很在意他對自己的感覺,也很在意別人對他的感覺。
他對好與壞的觀念,
不再局限于父母是否允許怎么做,
而是根據他萌芽的因果邏輯關系,
建立起了是非觀念。
在此之前,
孩子對“好”與“壞”的判斷,
來自于父母“準許”或者“不準許”。
他會豎著耳朵聽大人聊天時怎么評價他,或者揣摩他們說話時的臉色,非常希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夸獎,對別人的批評則非常敏感。
于是當他受到指責批評時,他往往先找理由或者先責怪別人,好讓自己容易承受些。
8歲孩子是情感上最需要媽媽的年齡。
他非常需要媽媽分享他的思考、幻想、對話、游戲。總喜歡和媽媽在一起,包括一起勞作、玩耍、聊天、讀書,這讓他覺得他“全部占有”著媽媽。
媽媽無論怎么忙,都一定要每天至少撥出半個小時,全心全意滿足孩子“全部占有媽媽”的心理需求。這會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對媽媽的心理依戀期,為孩子坦然走向9歲的獨立打好基礎。
他這時充滿了探索與探險的興趣,他可以自己在熟悉的路徑上搭乘公車回家,在自己生活小區內的探索范圍越來越大,甚至越界跑到別人的私院里。他喜歡地理,喜歡研讀甚至利用地圖。
不過需要特別注意的是:8歲孩子受傷的比例,是所有年齡層中最高的。
8歲孩子對父母之間的關系很敏感。他對家里發生的事開始關注起來,包括關注大人的電話、信件、閑聊,試圖找到在家庭中的位置。他很喜歡和同齡的孩子玩,喜歡和同性別的孩子玩。
這時的友情是真正的雙向友情,因為他不再單純以自我為中心,開始留意別人怎么做怎么想。他不但愿意為別人效勞,也希望別人能像他一樣愿意回報他。
-
9歲孩子
獨立而執著的年齡
學習能力跨越提高的一年
在此之前的數年間,每升高一年級,功課要求的難度比上一年都似乎只是增加一點點。
而現在卻遇到了一個巨大的跨越:要勝任四年級的功課,不但需要孩子具備新的思維方式、新的抽象觀念,還需要孩子用全新的方法來運用以前學過的一些知識。
老師們都很清楚,對四年級小學生的要求是一種跨越式的提高。但是,許多家長卻并不了解這一點。
因此,假如過去一直學得很好的孩子,如今忽然出乎意料地變得學習很吃力,往往會令家長感到十分不可思議。
盡管不少九歲孩子的確面臨著相當嚴峻的課業要求,但是,大多數的孩子還是喜歡上學的。
早上起床準備上學的一整套慣例,到了現在已經變得相當順利,很少再有焦頭爛額的忙亂,大多數的孩子都已經自己承擔了做好準備去上學的許多事情。
孩子回家聊學校的話題可能比以前更多了。他尤其喜歡聊他自己的某些成功、突出的表現,也喜歡聊聊學校發生的某些特別事情。
“成就感”對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來說相當重要。
因此小男生和小女生往往都變得十分好強,不論是做功課還是玩耍,他們都不愿意失敗,都要竭盡所能。
-
10歲孩子
生活非常美好, 是一個行動孩子
不是一個思考孩子
孩子給人的感覺仿佛9歲和10歲之間真的有個分水嶺,一旦跨過去孩子就登上了一座新的山峰,來到一個全新的地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從10歲到14歲的成長周期。
總的來說,10歲孩子的日子比9歲時好過,尤其是他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了。
10歲的孩子是一個“行動”的孩子,而不是一個“思考”的孩子。
隨便一個簡單的事情就能帶給他很大的快樂,比如說晚飯后可以出去玩、沒有家庭作業、逛一個兒童樂園。
懼怕的情緒會越來越少。以前怕狗、怕黑的孩子,根據10歲孩子的報告,實際上他們自然而然不再害怕這些了。
10歲孩子最常見的情緒表達,是生氣——這個心滿意足的、樂于合作的、可愛的小小10歲孩子,生起氣來,那叫個火山爆發,又快又猛,甚至又踢又咬。
如果他能控制得稍微好一點,他會張口大罵,會哇哇大哭,也會一邊狠狠跺著腳一邊哇啦哇啦罵著回到自己屋里去。
盡管10歲的孩子也會氣得哭,不過總的來說他們覺得“都多大了,哪能哭呢”,所以,這個年齡的眼淚是最少的。
悲傷有時候會令他們落淚,不過不常有,他們倒是更容易被氣得大哭。
10歲孩子可能會傷心,當然通常不會傷得太深。如果誰傷了他的心,有些孩子會“哭著回家” ,也有些孩子裝得若無其事,很快鎮靜下來,掩飾自己的難堪。
-
11歲孩子
時刻處于動態的年齡
狀態不穩定
11歲的孩子在自我照料和日常作息方面,不會刻意做有規律的事情。
在情緒方面,叛逆的苗頭已經生長。11歲的孩子自我意識在成長,獨立意識增強,反復無常是常態,家長要予以理解。
在活動與興趣愛好方面,對抗性增強,不愿獨自玩耍 。在學校,開始十分嚴格地要求老師,老師們也面臨挑戰。
-
12歲孩子
性格和行動都處于較理想狀態
青春期初期各項特征凸顯起來
12歲孩子自我照料和日常作息已讓大人省心不少,負面情緒減少是這個年齡的主要特點。
他們自信獨立、善解人意,并有了自我主張。
在人際關系方面,與家人關系緩和,異性之間不再排斥。同時興趣廣泛,偏愛集體活動。對學生生活充滿了熱情,甚至熱情過度。
在道德方面,他們多了一絲思考,少了一絲沖動。
13歲孩子
自我性格糾結的一年
動手能力頻頻閃現靈光
13歲的少年在奔向青春的大道上會來個突然轉向或者急剎車。他一改12歲時的陽光、沉穩,再度陷入糾結的狀態。不愿與人交往,內向,有點退縮,不愿被別人窺探。
他雖然不喜歡與成年人打交道,但看待問題已經有了自己的獨到見解。這時的他開始懂得克制自己,不會吃起來沒完沒了,基本上能做到按時上床睡覺。
雖然這時的他性格陰郁、悲觀、隱秘,可是在動手方面,他們頻頻閃現靈光,喜歡敲敲打打,自己動手修理和制作東西。
總體來說,13歲的少年已經明顯顯露出青春期少年的特點。
14歲孩子
充滿朝氣的一年
但不能忽視發生的意外事件
當他從擰巴的13歲邁入14歲的年齡時,在這個充滿生氣的一年,你會看到角色多變的少年。他熱愛學校,熱愛與人交往,愿意讓自己的生活變得十分充實。
14歲的他包容性更強,不再像一年前那樣,對看不慣的事情也較少大肆批判。
盡管14歲的孩子具備這么多優點,但不能忽視這時候有些男孩和女孩會接觸一些不良嗜好。
在性方面,14歲的年輕人由于沒能獲得足夠的知識與信息,會遇到意外懷孕、墮胎等諸多問題。
這時候,家長如何面對和管教孩子在性方面的問題是非常必要和棘手的事情。好在,14歲的年輕人絕大部分都會表現出更強的責任感,這是值得讓人欣喜的事。
以上,就是1-14歲孩子的“成長密碼”,希望會讓很多父母,在孩子的不同階段有一些不同的理解和感悟。
在養育與培養孩子的道路中,也許會有困擾的時刻,也許會有麻煩的時刻,但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可以從孩子身上,獲得無數美好的溫暖和幸福。
祝福所有的父母和孩子,祝愿每一個孩子慢慢長大,長長久久的天真、幸福。
本文節選自路易絲·埃姆斯的著作《你的N歲孩子》。路易斯·埃姆斯美國知名兒童心理學家,耶魯大學格塞爾兒童發展研究所的創始人之一,其教育理念影響了兩代美國年輕父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