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并非一個新話題,可不知從何時起,近視開始走向低齡化。越來越多的孩子,正在慢慢變成“小四眼兒”。那么,到底是什么導致孩子視力下降?近視有沒有有效的防治方法?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采訪。 “我們上高中時,一個班戴眼鏡的同學沒幾個,現在是不戴眼鏡的寥寥無幾。”鄭州市第五人民醫院卓美眼科中心副主任醫師朱冬梅認為,從整體情況看,在校學生的近視率近年還會進一步升高,而且低齡化現象更為嚴重。 近視原因有很多 科學證明,800度以上的近視都由遺傳造成,僅靠疲勞不會達到800度。但不注意用眼衛生、長時間看電視和上網等都會使視力下降。一部分高度近視者還會出現眼底并發癥,導致戴鏡視力下降等。 朱冬梅說,后天近視比例的增加與應試教育分不開,說白了是一個社會問題。許多家長從幼兒園就開始給孩子報班。孩子的眼睛在12歲以前正處于發育階段,眼睛過度疲勞和不良習慣很容易造成視力下降。孩子智力開發的確重要,孩子未出生前進行胎教,幼兒階段讓孩子學習舞蹈、繪畫等都有利于智力的開發,但并不一定非要讓孩子學習英語、識漢字。過早識字對開發智力并沒有非常明顯的作用,充其量只能叫強化培訓。這種強化培訓的后果是孩子還沒有上學就已經近視了。 多措并舉防近視 學生的視力問題還引起了教育部的重視,并從去年開始在全國倡導“2+1”活動,即在9年義務教育階段增加體育藝術內容,學校必須要求學生參加活動,通過活動使在校生每人達到兩項體育特長和一項藝術特長。 防治近視有誤區 在采訪中,一位學生家長說,她的孩子自從戴了近視眼鏡后,近視的度數逐年上升:第一年100多度,第二年200多度,第三年300多度。她覺得戴近視眼鏡只能使眼睛的近視度數越來越高。
“許多家長要求醫生開具近視證明,想讓老師把孩子調到前排,看得清。實際上,學生坐在第五排前后最好。”朱冬梅說,正常情況下,看5米以外的光線很難導致眼睛近視。如果已經近視了,最好戴度數相當的近視眼鏡,座位離黑板越近,近視的度數反而增加得越快。 還有一個誤區就是激光手術治療近視。激光手術是通過改變角膜曲率使人的近視得到矯正。但接受手術需要兩個前提條件:一個是18歲以上,另一個是屈光度在兩年之內相對穩定。由于中小學生正處于學習階段,用眼多,視力不斷變化,因此不能選擇激光手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