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產房里,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喲!恭喜呀,生了個大胖小子!似乎寶寶越大越重是好事,其實不然。 胎兒不是個越大越好 胎兒過大稱為巨大兒,是指體重大于4000克者。目前我國巨大兒發生率約為3.4%。根據臨床觀察,其發生率還有上升的趨勢。由于胎兒過大,給產婦、胎兒均會帶來一定的危險。正常大小的胎兒可通過正常骨盆而順利分娩。但是巨大兒通過正常骨盆就不那么容易。如果巨大兒的頭比較大,胎頭就可能“擱淺”在骨盆入口處,而不得不作剖宮產。如果巨大兒身體比較胖,能通過骨盆,但產婦分娩時要花九牛二虎之力,還有可能借用外力。 巨大兒發生原因種種 形成巨大兒的原因頗多,已知與民族、人種、地區、生活習慣、營養狀況等等因素有一定的關系。據臨床報告,孕婦身高超過1.70米以上者,巨大兒的發生率明顯升高。孕周時間過長者,胎兒生長的時間充足,發生巨大兒的機會增多。 從產婦的年齡來看,孕婦28歲以上者發生巨大兒的比例顯著上升。已發生巨大兒的產婦中,經產婦發生率偏高。說明過于晚婚也是產生巨大兒的另一個因素。 巨大兒預防措施 預防和減少巨大胎兒的發生,作為產婦,應注意孕期營養的合理、適量、科學。一般來講,孕婦胃口大開,容易營養過剩。有的孕婦活動過少,生怕傷及胎兒,其實這是誤解,不做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和適量勞動,往往使營養吸收與消耗失去平衡,增加了妊娠期肥胖和巨大兒的發生率。 對易發生巨大兒的孕婦,要做到定期檢查,特別是在臨產之時,既可一般檢查,也可進行超聲波檢查。對延期時間過長,又無可能順產者,應及早采取剖宮產等方案,以減少危險系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