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在母乳的喂養下,身體發育得非常好。回想起來,當初為她選擇食物,頗費了一番周折。聽人說,母乳喂養會影響產婦的體形恢復,我和太太原本決定不用母乳喂養寶寶。后咨詢了醫生,才知道母乳喂養不但不會影響體形恢復,而且能夠為寶寶提供最天然且豐富的營養。我和太太差點因喂養問題,給寶寶留下遺憾。 —摘自一位丈夫的日記 首先面臨的是寶寶的飲食問題。寶寶的生長發育需要充足的營養物質,這些營養物質只能從食物中攝取。什么樣的食物才是寶寶的最佳選擇呢?你應做好寶寶的代言人,為他選擇真正需要的東西。 ◆營養的需求 寶寶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必須有充足的營養素作保證。專家研究表明,寶寶每千克體重對營養素的需求量,遠遠高于一般的成年人。同時寶寶體內營養素的儲備量相對較小,如不能及時合理地攝入營養素,短時間內會明顯影響其發育進程,甚至造成身體器官的病變。 寶寶到底需要哪些營養素,新爸爸首先應做到心知肚明,才能有的放矢。 (1)熱量 熱能雖然不是營養元素,但它能保證其他營養素在體內發生作用,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正常新生寶寶每千克體重所需要的能量是成人的3~4倍,新生寶寶對熱量的需求隨月齡的增加而逐漸減少,寶寶出生時熱量需求最大。 (2)蛋白質 蛋白質是維持寶寶正常新陳代謝,保證身體及各種組織器官發育成熟的營養物質。寶寶的身體不僅需要大量蛋白質,更需要高質量的蛋白質。總的來說,完全蛋白質質量高于不完全蛋白質,能夠提供全部的必需氨基酸。對蛋白質的攝取適量就好,不然也會引起營養偏差,加重腎臟負擔。 (3)礦物質 礦物質是維持寶寶體內滲透壓平衡的重要因素,不同的礦物質對人體的生命活動起著不同的作用。如鈣能維持神經、肌肉和骨骼的發育,缺鈣勢必造成寶寶生長發育緩慢、新骨結構異常,甚至導致佝僂病;鐵參與血紅細胞形成及氧、電子的傳遞,缺鐵會影響血紅蛋白和血紅細胞的合成以及氧的代謝,造成缺鐵性貧血。因寶寶的腎臟功能不完善,過多或不易吸收的礦物質,會使腎臟功能過高負荷,引起寶寶腹瀉等異常狀況。 (4)維生素 維生素的種類很多,不同維生素參與不同的生理活動。如維生素C參與苯丙氨酸和酪氨酸的代謝,參與膠原和纖維組織細胞內物質的生成,缺乏維生素C可導致壞血病;維生素D與鈣、磷代謝有關,能夠間接影響骨骼的發育。 (5)免疫物質 新生寶寶的自身免疫力很差,不能防御細菌的侵犯。為寶寶選擇含有免疫蛋白的食物,可以讓寶寶從食物中獲得免疫力,增強身體對疾病的抵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