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樹立以飛鶴為樣板的企業管理基地

收藏 分享 2011-3-28 13:13| 發布者: eliang| 查看數: 546| 評論數: 0|原作者: 飛鶴|來自: 飛鶴官網

摘要: 2011年3月24日,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率領督導組,對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的乳制品生產許可證重審工作進行了督促指導。河北省質監局、廊坊市政府及質監局相關領導陪同督導。 經歷了一次又一次乳業危 ...

2011324,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率領督導組,對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的乳制品生產許可證重審工作進行了督促指導。河北省質監局、廊坊市政府及質監局相關領導陪同督導。

經歷了一次又一次乳業危機后,為全面保障產品質量,201012月,工信部、發改委、質檢總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在乳品行業開展項目企業審核清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嚴格按照《乳制品工業產業政策(2009年修訂)》的要求,對乳制品企業進行全面清理。已建、擬建乳品項目的企業,必須根據規定重新審核生產許可證;到20113月底,不符合條件的企業責令停止生產銷售、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依法撤銷或吊銷其生產許可證并公告名單。

自今年3月中旬起,國家質檢總局陸續派出督導組,對全國各地乳品生產許可證重新審查工作進行督導檢查。黑龍江飛鶴乳業有限公司的四個分公司近期已順利通過生產許可證的現場審核,廊坊分公司成為河北省內首家獲得嬰幼兒奶粉生產許可證的企業。324,國家質檢總局督導組來到廊坊,對飛鶴乳業廊坊分公司重獲生產許可證的相關要求進行復審。

據悉,此次對乳制品企業的重新審核,是按照國家質檢總局201011月出臺的《企業生產嬰幼兒配方乳粉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和《企業生產乳制品許可條件審查細則(2010版)》。相比原有的2006版,對嬰幼兒配方乳粉生產企業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比如:企業必須配備相應的檢測設備,對食品添加劑、三聚氰胺、二十二碳六烯酸64項指標進行自檢;企業必須具備三聚氰胺檢驗項目的檢驗設備及能力,不得進行委托檢驗;生產車間潔凈區的潔凈度要達到制藥廠的要求;包裝、清洗全部實現自動化等等。同時,對企業提出了產能要求,對規模小、質量保障能力弱的企業,堅決依法淘汰。

在對飛鶴廊坊分公司的復審中,督導組首先進行了現場審查,認真閱讀了企業進銷貨臺賬、生產檢驗記錄、質量部門監管記錄、檢驗報告等相關質量記錄。然后,督導組深入工廠內部,從原料庫房到生產車間,再到實驗室、檢驗中心,最后到成品庫房,整個生產環節的重點部位都進行了細致的檢查,涉及產品進貨制度、電子信息追溯系統、產品檢驗能力、產品召回制度、操作人員等多方面要求。最后,督導組與企業相關人員進行了座談,與河北省、廊坊市質監局深入交換了意見。

 

最終,飛鶴乳業廊坊分公司獲得督導組專家的高度評價,順利通過復審。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表示,河北是乳業大省,乳制品產業是河北省重點產業之一,應樹立在審核中發現的管理制度完善、工藝水平較高、質量較為穩定的好企業,充分發揮帶頭作用,促進河北乳制品行業的發展。“飛鶴廊坊工廠在質量管控、檢驗能力、現場管理等很多方面都處于國內領先水平,可以樹立以飛鶴為樣板的企業管理基地,對周邊乳制品企業進行開放式培訓與教育,合理引導產業健康有序發展。”他說。

飛鶴乳業廊坊分公司負責人表示,通過這次重新審核,企業明確了更加嚴格的國家標準,進一步完善了管理和質量監管。飛鶴將保持“一貫好奶粉”的高品質,以實際行動增強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心。

此前,為應對生產許可證審核,飛鶴更新了國際領先的頂級檢測設備,例如丹麥福斯全自動鮮奶成分分析儀、美國沃特斯高效液相色譜儀、液相質譜聯用儀、安捷倫氣相色譜儀等等。利用這些設備,飛鶴對鮮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進行24小時全程跟蹤檢驗,檢驗程序25道、203項次,從奶源源頭、原料控制、生產過程、流通銷售等方面嚴格監控,使產品質量指標完全符合并超過國家標準的要求。

據了解,目前全國有1000多家乳制品及嬰幼兒乳品生產企業,此次重新審核工作將促進乳制品產業結構調整和企業技術水平提升,通過產業整合形成一批技術可靠、質量過硬的優勢乳品企業。

 

最新評論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互聯網清理整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20217粵ICP備09174648號粵網安備案號:4406043013573公安機關備案號: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權所有    版權保護投訴指引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電子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粵網文[2016]7051-1702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電話:020-85505893/18122325185 舉報郵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中國互聯網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