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養的好處大家都知道,但在喂養寶寶時,媽媽的姿勢同樣也很重要。 因為喂養姿勢會影響哺乳的質量。若姿勢正確,乳汁則會很順利地流到寶寶的口中,而且寶寶也會拉扯乳頭或給媽媽帶來其他的不適感。媽媽們想要哺乳得好就要掌握正確的哺乳姿勢。但哺乳姿勢也有很多種,媽媽只有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才是最適合寶寶的。 四種正確的喂養姿勢 1.半躺式 在分娩后的頭幾天,媽媽坐起來仍有困難,這時,以半躺式的姿勢喂哺寶寶便最為適合。把寶寶橫倚著媽媽的腹部,背后用枕頭墊高上身,斜靠躺臥。 2.橄欖球式 在喂哺雙胞胎時,或同時有另一位孩子想依偎著媽媽時,這種姿勢便尤為適合。嬰兒躺在媽媽的臂彎,臀部相對,有需要時可用軟墊支撐,而媽媽的下臂應托著嬰兒的背部。身子應稍微前傾,讓嬰兒靠近乳房。開始喂哺后,便可放松及將身體后傾。這種姿勢能讓嬰孩吸吮下半部乳房的乳汁。 3.搖籃式 搖籃式喂哺最廣為人熟悉。嬰兒的頭部枕著媽媽的手臂,腹部向內,而媽媽的手應托著嬰兒的臀部,方便身體接觸。利用軟墊或扶手支撐手臂,手臂的肌肉便不會因為抬肩過高而拉得繃緊。采用這種喂哺姿勢時,墊高雙腳有助身體放松,例如把腳放在腳踏上。 4.側臥式 在晚上喂哺或想放松一下時,可采用這種姿勢。媽媽和嬰兒都側臥在床上,腹部相對,這樣嬰兒的口便會正對乳頭。媽媽的手臂及肩膀應平放在床墊上,只有頭部以枕頭承托。媽媽可用卷起的毛巾或類似物品墊著嬰兒,讓嬰兒保持同一姿勢。 一個必須注意的環節 對奶水不足的媽媽而言,即使是用奶粉喂養寶寶,這四招喂養姿勢也同樣適用。但是,奶水不足的媽媽在注意到要為寶寶選擇諸如太子樂金裝α乳清蛋白配方奶粉等接近母乳的奶粉之余,還必須注意一個環節——正確為寶寶沖泡奶粉。 首先要了解沖泡奶粉的三要點:清潔、正確及新鮮。也就是說,沖奶前務必洗手,器具充分清洗、消毒;沖奶時,放入適當數量的塊狀奶粉,如果是分裝奶粉,則用罐內附帶的小勺正確量??;沖奶后,余奶一定不要再喂給寶寶。具體來說,就是: 第1步:把器具一一備好。 將奶瓶、奶嘴、奶瓶蓋、隨罐奶勺、夾瓶器、奶瓶刷、開水壺、消毒鍋等專用器具搜集完整,進行徹底洗凈、消毒。將器具洗凈并消毒,沸水消毒時,加水至器具全部沒入水中,煮沸5-10分鐘,其中奶嘴3分鐘。 第2步:加入溫開水。 用一個水壺講飲用水煮沸5分鐘,待涼至40-60℃后,倒入消毒好的奶瓶中備用。 第3步:加入適量的奶粉。 根據寶寶的月齡及產品包裝上的喂哺表,用專用量勺量取適當奶粉。多出量勺上沿的奶粉要刮去,保證量取奶粉的準確。將正確量的奶粉加入盛有溫開水的奶瓶中。 第4步:使奶粉溶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