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貝因美用“擁抱”掀起“愛”的革命

收藏 分享 2011-4-29 10:35| 發布者: eliang| 查看數: 685| 評論數: 0|原作者: 貝因美|來自: 貝因美官網

摘要: 愛TA你就抱抱TA 常被擁抱的孩子更聰明 貝因美用“擁抱”掀起“愛”的革命 “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2011年春節晚會上,一曲《愛我你就抱抱我》的兒歌撥動了不少爸爸媽媽的心弦。如今,這首歌“走下”舞 ...

TA你就抱抱TA   常被擁抱的孩子更聰明

貝因美用“擁抱”掀起“愛”的革命

“愛我你就抱抱我,愛我你就親親我…”2011年春節晚會上,一曲《愛我你就抱抱我》的兒歌撥動了不少爸爸媽媽的心弦。如今,這首歌“走下”舞臺,來到了現實生活中。

育嬰專家貝因美在母親節、兒童節來臨之際,啟動大型“擁抱·愛”主題活動,掀起一場“愛”的革命,倡導爸爸媽媽們多多擁抱自己的寶貝——“愛TA你就抱抱TA”

中國的孩子普遍“皮膚饑渴”

英國有句諺語說,“每天需要三個擁抱才能活下去,另外三個擁抱才能神采煥發”。然而,“擁抱”這一在西方人看來習以為常的動作,在中國的親子關系中卻應用的比較匱乏。對于愛的表達,我們東方人更習慣于含蓄的方式。古老的傳統尊崇“克己復禮”,21世紀的我們雖然對那些禮數早已不以為意,但行為習慣與潛意識里,仍然受到極大的束縛。

對于很多中國父母來說,常常把對孩子的愛掛在嘴邊,卻很少用肢體語言去表達愛。事實上,一個簡單的擁抱就足以詮釋濃濃的愛意。貝因美母嬰顧問工作室人員表示,擁抱是一種溝通的語言,是一種力量。從育兒角度講,擁抱是以一種鼓勵式的教育方法,給予寶寶重建面對錯誤和失敗的勇氣。

據調查顯示,中國的孩子普遍存在“皮膚饑渴”的現象,現代化都市家庭中感統失調的孩子高達85%以上,而這些都是“擁抱”匱乏的表現。
   專家建議“每天應不少于三個擁抱”

針對這一現象,貝因美首席母嬰顧問工作室成立了“擁抱”課題研究小組,對“擁抱”這一育兒方式展開了系統、深度的研究。

研究顯示,嬰兒期缺乏擁抱,孩子愛哭、易生病,情緒易煩躁。在這一時期,擁抱是給寶寶提供觸覺刺激的最佳方式。通過與媽媽的肢體接觸,寶寶可以聽見母親的心跳,感受到媽媽的溫柔語氣,這些都能帶來舒適的觸覺刺激。只有得到足夠觸覺刺激的寶寶,其感覺統合能力的發展才更加完整,未來的發展也就更為出色。

不僅僅是嬰幼兒時期,就算漸漸長大學習獨立后,他們仍然需要這種身體的“支持”。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擁抱”都是必不可少的情感需求。常被擁抱的孩子更聰明、更自信。

育嬰專家貝因美建議,孩子每天應不少于三個擁抱。當孩子發出“擁抱”情感信號需求時,爸爸媽媽要及時作出回應。

“愛”的親子文化用“擁抱”來詮釋

“擁抱”作為一種科學的育兒方式,其實早已納入貝因美推行的“成功生養教”體系中,比如新生兒的擁抱撫觸、擁抱式母乳喂養、早教親子游戲中等。這些都已經在臨床實驗中取得了顯著效果,成為爸爸媽媽們“造就冠軍寶貝”的必備法寶。

然而,在貝因美看來,“擁抱”更有其深層次的含義——那就是,對“愛”之親子文化的詮釋。擁抱孩子,是父母借著身體的接觸來告訴孩子:不論何時何地,我們會永遠愛你,是你永遠的情感依靠。這種愛將變成孩子生命中重要的部分。

貝因美向來主張以“愛”核心的親子文化,認為親子之愛需要行為的傳遞,比如擁抱、愛撫和親吻。親子間愛的行為傳遞越多,越有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孩子也會懂得愛與被愛。

正是在這種“愛”的理念主導下,貝因美用“擁抱”掀起一場了“愛”的革命。倡議爸爸媽媽們,別再羞于表達,別再吝惜擁抱,張開雙臂,給寶貝足夠的擁抱吧。

如果說每一個孩子都是降落人間的天使,那么“擁抱”就是讓他們再次飛翔的一對“翅膀”。有了這對“翅膀”,孩子們才會飛的更高、更勇敢、更精彩。

425日,貝因美“母愛總動員”之“擁抱愛”主題活動傾情啟動,邀您共同開始一段溫馨的親子之旅。

                                    

                                              

                                               

最新評論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互聯網清理整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20217粵ICP備09174648號粵網安備案號:4406043013573公安機關備案號: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權所有    版權保護投訴指引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電子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粵網文[2016]7051-1702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電話:020-85505893/18122325185 舉報郵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中國互聯網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