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出生,爸爸媽媽就開始關注他/她的生長發育,都希望這棵飽含無限希望的幼苗在自己的精心培育呵護下能茁壯成長,寶寶的每一個細微的變化,都會在爸爸媽媽的心里激起幸福的漣漪。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寶寶健康茁壯的成長呢?我們說,最好是能根據新生兒身體生長發育的階段特性,科學合理的把握住寶寶生長發育的黃金期,才能哺育出健康寶寶。 我們知道,人體的生長發育從受精卵到發育成熟,是一個大約20年時間連續發展的過程,又有一定的階段性,而生長發育的速度是呈波浪式的,也就是具有不均衡性。嬰幼兒時期和青春期是整個發育過程中的兩個高峰期,而嬰幼兒時期的發育,無論從哪方面看,都是關系到今后一生的基礎,說它是黃金期,確實毫不夸張。 嬰幼兒生長發育的特點: 影響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因素: 2.后天因素 3. 研究表明,營養、運動、睡眠、情緒、疾病等都是可以影響到嬰幼兒生長發育的因素。要想健康的發育,就得保證嬰幼兒營養好,睡眠充足,適度鍛煉,接種疫苗,注意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其中營養至關重要,沒有良好的營養基礎,一切都是空談。 寶寶生長發育黃金期的第一年內,是特別重要的。 一般說來,1到3月內,寶寶應堅持以乳類為主,最好是母乳喂養,如果沒有,則應該選用產品中含有接近母乳含量的α-乳清蛋白的配方奶粉,有助于人體吸收和利用,促進嬰幼兒大腦發育。沒有特殊原因,不添加米湯、米糊、米粉、奶糕和面食等淀粉類輔食。鈣粉和魚肝油,應嚴格按照兒保醫生的處方掌握劑量,不要擅自添加。 4到6個月的寶寶就可以添加輔食了,比如能吃一些蛋羹了,你可以把蛋黃煮好后壓碎后喂他(她),因為這時母乳中所含的維生素和鐵質都會越來越少,營養已經不能滿足寶寶發育的需要。除雞蛋以外,豆腐、蔬菜、粥等都可以適當地喂寶寶吃一點。覺得麻煩的媽媽,也可以用一些如太子樂DHA+AA的營養米粉一類的食品,也是完全可以保證寶寶的生長需要的。 運動和鍛煉方面,要循序漸進,特別是不能過早的讓寶寶學走路,那樣對寶寶的脊柱很不好。民間說法“七坐八爬”,7個月時,寶寶的小脊背已經挺得直直的,逐漸能獨自坐穩了,能自如的轉頭、轉身,周圍擺放的玩具伸手也能抓到了,能自己坐著玩一會兒。但坐的時間不宜過久,一般不要超過半小時。寶寶剛坐穩還需要有成人的守護。 8個月的孩子不僅能獨坐,還能從坐位躺下,扶著床欄桿站立,并能由立位坐下,俯臥時用手和膝蓋爬著能挺起身來;會拍手,會用手挑選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但常咬玩具;會獨自吃餅干。寶寶爬行的本領也更好,所以從床上墜落的事情也越來越多。所以必須注意這個階段寶寶的安全。爬行和游泳,能夠鍛煉全身肌肉,對小孩的整個身體的發育、動作的協調性,都是很有好處的,要鼓勵孩子多爬。 8個月的孩大約每天需14~16小時,白天可以只睡兩次,每次2小時左右,夜間睡10小時左右。 9個月時一般會開始為斷奶作準備,寶寶的全天飲食應特別注意營養搭配,至少有兩餐以輔食為主,注意不要偏食。每周加一種新的肉類食物,可以讓嬰兒用手拿著吃切成小塊的水果、面包等。 添加食物:水、果汁、雞蛋糕、水果、土豆泥、豆腐、菜湯、嬰兒餅干、米糊、米粉、面條、爛菜(胡蘿卜煮爛)、豬肝、魚松、肉松、魚湯、肉末、各類輔食均可給予,制作上更進一步復雜化,向斷奶嬰兒發展。但刺激性食物、太咸、太膩、太甜的食物都不宜喂。 在9到12個月這一段,不少媽媽會把孩子放在學步車里,覺得安全,但是一次時間一定不能過長,因為這個時期是寶寶全面掌握爬的關鍵時期,也處在學站、練走的階段,如果整天在車內不學習爬,使嬰兒失去了許多學習的機會爬行或走路將來會推遲,不利于促進身體的全面發展。長時間在學步車內,會使寶寶的腿變形,變成“X”形腿或“O”形腿。車內有一定的活動度,寶寶時間稍長就會歪來倒去的,脊柱也容易變形。 12個月時,部分寶寶已經可以走了。寶寶學走路時,腳步還不穩,很容易摔倒,而且腦袋也容易碰撞桌椅的棱角,因此,如果條件許可,讓孩子在空曠的房間里玩,家里對小孩有隱患的地方,比如桌子四個角,可以貼上橡膠皮或海綿,防止撞傷。 抓住了寶寶身體生長發育的黃金期,之后的成長才能有牢固的基礎,成長前景也會更好更值得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