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坐八爬”意味著7個月大的寶寶已經會坐,而8個月大的寶寶就會爬行了。爬行是一種移行方式的成熟過程及重要轉折,需要父母特別注意寶寶每一階段的發展。 爬行的2大特征:大約有12%的正常兒童,在達成典型步行能力之前,并沒有經過貼地爬行或一般爬行的階段。有人推測指出,寶寶沒有經過貼地爬行或一般爬行階段就會走路,可能會影響以后的腦神經功能發展。在這里就要了解一下腦神經功能的發展。神經系統發展是人體發育的基礎,而神經細胞則是發展最早開始之處,大約在2~3歲就發展完成。爬行的2大特征是:1、左手搭配右腳前進,接續著右手搭配左腳前進。2、視覺常扮演著調整“坐姿轉移到爬行,爬行轉移到站姿”的重要知覺。也就是說,這階段的寶寶正在整合影響姿勢及平衡能力的視覺、前庭感覺以及體感覺,達到四肢軀干和眼、腦及神經的協調。 注意:在訓練中要注意適時休息,并要多給寶寶鼓勵。可以在目的地擺放寶寶喜歡的玩具或物品,促使寶寶努力往向,并保持對這個練習的興趣。 爬行4方法: 方法一、把家里的小席子卷成圓狀(席子有彈性,方便展開),讓寶寶趴在席子上,將席子一邊壓在身下,媽媽推動席子發,讓寶寶隨著席子的展開而朝前爬。 方法二、寶寶趴在地上或床上,一個人在寶寶前面,一個人在寶寶后面,前面的人牽寶寶的右手,后面的人就推寶寶的左腳。牽寶寶的左手時,就推寶寶的右腳。 方法三、媽媽躺在床上,寶寶趴在一邊,爸爸在媽媽的另一邊,爸爸牽寶寶右手,媽媽推寶寶左腿,反之亦然,協助寶寶從自己的那邊爬到爸爸這邊來。 方法四、讓寶寶趴在床上,用毛毯兜住胸腹部,爸爸把毛毯提起,媽媽推動寶寶左手、右腳,前進一步后,換推動寶寶右手、左腳,輪流進行,訓練寶寶手、膝爬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