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不要讓2歲之前的嬰兒看電視

收藏 分享 2007-10-18 20:45| 發布者: 媽網客服@jn| 查看數: 751| 評論數: 0|來自: 本站原創

       請絕對不要讓2歲以前的嬰幼兒看電視。嬰兒出生l個半月到2個月左右,對電視的反應會非常熱乎。一旦讓他坐在電視前面,他會非常安靜地一直盯著電視看,如果你讓他一整天都如此,那就糟糕了,嬰兒的頭部會對機械的聲音產生反應,對于母親的聲音反而沒有反應了。出生之后對于光、音的經驗,會成為長大后行動的基礎,這就是羅倫茲學說的法則。

  出生6個月當中的刻印法則

  被稱為現代比較行為學之父的肯拉特·Z·羅倫茲博士,認為所有的動物在出生之后,所見所聞的學習經驗(光、聲音的學習經驗)會成為成長之后行動的基礎。這種法則是非常牢固、沒有辦法違背的,會深深地刻印在內心深處……。這種刻印法則,廣泛地存在于一般動物身上,包括昆蟲、鳥類或是包含人類在內的哺乳類。小動物誕生之后的一定期間內,會受到刻印法則的作用,關于這種動物的基本感情表現方法、行動方法會刻印入頭腦里,如果在這段期間之內,沒有刻印進去,一旦這段期間過去了,就沒有辦法再重新刻印進去了。

  這種刻印法則的期間依動物而不同。像鳥類,是在出生后的數天內,人則是在出生之后6個月內。

  和嬰兒講話是非常重要的,也許有些母親會認為,那就讓孩子聽電視的聲音不是一樣嗎?但是,電視是機械的聲音,人則是肉體的聲音,兩者是不一樣的。如果讓嬰兒的頭腦適應機械的聲音,就會導致他對于母親肉體的聲音完全沒有反應,這是造成自閉癥的一 大原因。

  不要讓嬰兒太早接受過強的光及聲音的刺激,因為這會讓嬰兒頭腦里的腦神經基本回路產生異常。

  小孩的大腦里有四條回路:
  第一,腦細胞的配線回路發生異常的混亂。
  第二,雖然腦細胞的配線回路沒有產生異常的混亂,但仍是混亂的局面。
  第三,健康的回路打開。
  第四,非常整齊優秀的配線。

  電視會給大腦細胞過度強烈的刺激,這對于大腦已經發育完成的大人會產生恐怖的作用,而對于頭腦還在發育中的小孩,尤其是0歲、1歲、2歲的小孩,甚至會產生破壞作用。

  澳大利亞國內教授專利對于電視的恐怖性敘述如下。

  他們發表聲明警告,最好不要讓小孩看太多的電視。“當看電視的時候,專管視覺、分析、計算等等的大腦左側皮質,會因注意力隨畫面的移動而呈散亂狀態。另一方面,接受顏色信號的右側皮質會喪失信息抑制力,讓左右皮質之間的通路減少,而呈現腦構造破壞的慣性狀態。”《看得見的學力、看不見的學力》。換句話說,如果讓嬰兒看看電視,他頭腦里的配線就會開始混亂,因而妨礙他了解語言的配線發育,并且會剝奪他的思考力。

  希望各位都能夠了解,電視所產生的光和聲的刺激,會使嬰兒剛開始運作的腦神經配線混亂,這種刺激太強了,而且沒有辦法重復,所以無法培育出次序。

  相反的,母親肉體的聲音,具有很多重復的語言,所以會使得嬰兒頭腦的配線整齊、有秩序。頭腦的配線會因為反復的次數越多,使得品質優秀的通路打開越多。因此,如果想讓嬰兒有優秀的頭腦,母親就要多多和嬰兒說話,而且要一直不斷他說相同的話。

  如果母親不關心1~3個月的嬰兒所發出的聲音和動作,他就會封閉自己的內心,不再和母親溝通。

  母親如果不當3個月大嬰兒的說話對象,那么他的發聲運動就會減退,發聲技術就無法發育完成。

  要充分的和嬰兒講話,他才有辦法將語言的刺激和有意義的行動連結在一起,對于語言的了解方面才不會有困難,也才不會喪失想了解語言的欲望,而變成自閉兒。

  如果母親沒有辦法藉由自己的聲音給予孩子刺激,讓他模仿,他就無法學會發音的技巧,因而養育出不愛說話的小孩。

  當嬰兒發出聲音透露出想要有某種訴求時,卻無人可以理解或進一步給予回應,那他就不會將語言當成表達的工具來使用。

  電視無法成為這方面的積極對象,所以也就無法教嬰兒語言。

      我以前居住的小區就有一個孩子因為出生后老人帶,老人自己喜歡整天開著電視,孩子也一起看最后成了自閉癥,到了兩歲孩子也不說話不和人交流,之前那老人家總說自己的孫子很乖很好帶,最后孩子的媽媽覺得不對頭帶孩子去看病,發現是自閉癥。后來一直做治療。

最新評論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互聯網清理整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20217粵ICP備09174648號粵網安備案號:4406043013573公安機關備案號: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權所有    版權保護投訴指引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電子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粵網文[2016]7051-1702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電話:020-85505893/18122325185 舉報郵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中國互聯網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