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蟲叔叔”專向小寶寶下毒手!滿口蛀牙的寶寶,儀容、說話和飲食都會受到影響。父母若希望寶寶長大后擁有健康、潔白和整齊的牙齒,注重口腔衛生是首要條件。 糖分容易引致蛀牙 幼童出現蛀牙的主要因素,包括長時間睡著吃含有糖分的奶類及果汁飲料,又或者平時喜愛吃糖及巧克力等零食,特別有些幼童在父母需外出工作,將幼童托管在親友家中,令他們很容易得到糖果零食,但又缺乏牙齒清潔常識和缺乏口腔清潔,蛀牙便會形成。 此外,有些父母會讓幼童飲用果汁甚至汽水,飲后若不以清水沖淡口內剩余的果汁或汽水,蛀牙也有可能慢慢出現。 幼童蛀牙影響深遠 幼童蛀牙(乳齒)對他們有很大影響,包括進食能力減低,不想進食及消化不良。同時,牙齒蛀壞會變黑,好不美觀,更會影響他們的自信心和結交朋友。另外,牙齒蛀壞會“漏風”,影響學習發音。若乳齒脫掉,其他牙齒會移向這位置,導致對應的恒齒將來不夠位置生長。 清潔口腔由0歲開始 自寶寶出生后,母親應每天用暖濕毛巾卷著食指為嬰兒清潔口腔內之牙肉及清除食物殘渣。當寶寶長出第一只牙齒后(約6個月大),母親便應每天用小型軟毛牙刷替嬰兒刷牙;當嬰兒長出所有乳齒后(約2歲半至3歲),便要每天替寶寶用牙線,并開始帶寶寶到牙醫診所檢查牙齒及接受氟素劑以防止蛀牙(僅香港及外國牙醫診所適用)。 養成早晚刷牙習慣 父母可購買一支得意的小牙刷,令寶寶覺得刷牙是一種有趣的玩意,協助他們養成早晚刷牙的好習慣。父母應早晚替寶寶清潔牙齒,盡快令他們習慣牙刷在口腔內的感覺。 大約2、3歲便開始讓寶寶嘗試自己刷牙;初期是可以不用牙膏以助他們分辨牙刷的方向,父母亦應以身作則,跟寶寶一起早晚刷牙,久而久之,刷牙便會成為寶寶每天早晚的例行任務。 攝取營養保護牙齒 鈣質、維他命C、磷質及適量的氟都是健康牙齒的必需元素,一般來說奶粉內已包含足夠的均衡營養,而香港的自來水已加入氟素,父母應注意糖分及酸性是蛀牙的元兇,應盡量避免;另外亦應避免使用一些會令牙齒變色的藥物,例如四環素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