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孩子沒有情緒嗎 如果認為孩子沒有情緒的話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孩子也是一個“人”,他的可塑性強,敏感度高,更易受人影響。 二、情緒也有好壞之分? 每一種情緒都有它的正面價值,是不能以好壞來劃分的 三,接納他們的哀傷. 有時候允許孩子哭,才能讓他們抒發哀傷的情緒。 接受孩子的情緒,他們更能認識父母有血有肉的另一面。 有一次,我在地鐵里看到一個小男孩在哭,是竭斯底里地哭.連在我身旁的女兒都怕得躲在我后面了.在他旁邊的媽媽不但沒有罵他叫不要哭,反而跟他說:"你就哭個夠吧,給你十分鐘夠不夠."小男孩說不夠,他媽媽又說十五分鐘吧,小男孩說哭一個小時,媽媽說一個小時太長了,就二十分鐘吧.我覺得很好奇,于是就看著他們.小男孩之后就使勁地哭,媽媽就看著表,最后小男孩哭了不到五分鐘就停下來了.媽媽就走上去問他:"哭累了吧,來讓我抱一下吧."小男孩抱住了媽媽,而媽媽就在他耳邊輕輕細語,小男孩就點著頭,沒有再鬧了. 我按奈不住地走上去跟那媽媽打招呼,問一個為什么在公眾場所里都可以讓小朋友在哭鬧而不加以制止呢?于是那位媽媽就找了位置坐上告訴我:每個人的情緒感應,都是與生俱來的;兩歲的幼兒已經擁有成年人所有的情感。當孩子鬧情緒,父母要告訴他情緒雖然不是壞事,但泛濫的情緒往往帶來令人誤會的結果。她讓仔仔哭是想舒緩他當時的情緒,暫時讓他發泄些情緒(通常他不會太久),再聽他說什么,再告訴她我想對她說的,分析道理.而給他時間限制是想他知道不是讓他泛濫的情緒. 她還說中國的傳統就是那么幾句話"男兒有淚不輕彈""男兒留血不留淚"令男人總要背負多一點的壓力,讓所有的情緒不斷地積壓.我聽完了感覺領悟到了. 沒過幾天,我女兒去了小男同學的生日會,因為我們大人們都在聊天,她跟那小同學在玩大門我們沒注意到,結果大門關上的時候,夾傷手指了,他們倆在哭,我女兒哭得最利害,其實那小同學夾得更傷,小指甲都有點發黑了.他媽媽連忙跑過來,安撫他說"男兒留血不留淚"勇敢點不要哭,小同學沒敢大聲哭出來,只是流著眼淚.我抱著女兒對小同學說:你們倆個痛就大聲D哭吧,哭出來了就沒那么痛了,結果他們抱頭痛哭起來了.大約過了三分鐘,他們就不哭了,幫他們上了點藥水貼上膠布之后他們又開心的一起玩了. 小朋友是很單純的,只要讓心里的情緒得以緩解后,他們就會立刻忘記所有,一會兒就開心地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