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別讓孩子的注意力四處游走

收藏 分享 2007-10-18 22:06| 發布者: 媽網客服@jn| 查看數: 425| 評論數: 0

最近,一位署名為“困惑的媽媽”給記者來信說:我兒子5歲半了,上幼兒園大班,明年要上小學了,可是他很好動、任性、壞習慣也多。在園里老師不喜歡他,他對老師也有很深的抵觸。在家里,親戚們也都不喜歡他。我試過很多方法想改變他,但收效甚微。我讓他學畫畫、學外語、學乒乓球,他同樣都面臨一個問題-----不專心,好動。寫幾行字能用2個多小時,我有時耐著性子哄他,有時大發脾氣打他,有時不理他,我和他爸都不和他說話,這樣稍好一些,但下次還一樣。我真擔心他上學以后的情形,我覺得到時一定是我和他都痛苦,簡直不敢想。您能給我一些好的建議嗎?

其實,這位媽媽的困惑是許多家長都遇到的困惑。記得在去年年底公布的“2006中國青少年注意力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達半數以上。專家明確指出,注意力長期不集中,不是暫時性問題,而是與智力相關的認知問題,對孩子的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注意力問題被忽視了

不久前,記者在北京某小學門口對一些來接孩子的家長進行了隨機提問:“平時,您關注過孩子的注意力嗎?”得到的答案90%是否定的。說起注意力,很多家長只會想到聽課走神、干事不專心等,同時認為只是一種暫時現象,不會去過多關注 。但專定明確指出,注意力長期不集中,不是暫時性問題,而是與智力相關的認知問題。如果注意力不集中,再伴有多動、沖動,那么,可能就患有一種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的心理疾病,決不是貪玩和淘氣的天性所致。

研究者普遍認為:環境與教育對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有一定影響,如環境壓力過大、早教開發過度、學習負擔過重、家長教育不法不當等都可能導致本病。

現代家庭孩子的關注度太高,直接后果就是,當孩子做一件事時,總會有不同的家長給予不同的意見,這樣都會讓孩子的思維處于一種無所適從的狀態中。現象一,孩子做一件事家長給予不同意見,會使孩子無法對事物形成獨立的判斷 。現象二,孩子做一件事時,家長又吩咐另一件事,會使孩子的思維總是處于切換和跳躍中,對事物的注意力無法集中和持久。現象三,家長對孩子的評價不同,則贊成孩子的認識混亂,難以形成正確的是非觀。

此外,對于注意力來說,電視是殺手。因為電視節目的特點就是畫面生動活潑,孩子習慣了熱鬧,到了幼兒園或者學校就不習慣靜靜地聽老師的話。電視雖然 也能增進孩子的知識 ,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完全是被動的學習,沒有對答,沒有互動,不利于創造性思維的培養,語言也容易發展遲滯。美國的科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小時候看電視越多的孩子到了上學時,注意力不集中的比例越大,甚至感覺 是電視的刺激強度過大而重新布局了大腦。

給孩子過多的玩具和書籍也不利于注意力的培養。許多家長都以為玩具多、書籍多會增長很多知識。如果有家長陪伴和指導,會有一定的收獲;如果只是把玩具和書扔給孩子自己去玩,就很容易 形成浮躁和注意力渙散的毛病。

注意力不集中專家來開方

帶著家長的這些問題,記者采訪了中國思維研究所的王志遠主任,不妨一起來聽聽專家開出的處方。

聽錄音磁帶和看圖書畫面內容相一致的配套圖書    這種圖書是以聽磁帶為主,用圖片來加深理解 ,這種以聽講為主的學習方法,對孩子將來的學校學習有非常大的幫助。孩子在聽、看的過程中不僅豐富了知識 ,提高了對事物的理解能力,同時也培養了他安靜、集中注意力去聽講的好習慣。

學習時間安排宜短平快   凡是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剛開始的學習時間不宜過長。可以采用短平快的方法,把作業分成幾部分,以激勵的語言賞識他的能力,先讓他寫完一部分,完成任務后立即給予表揚,然后讓他休息幾分鐘,這樣反復訓練后,酌情逐步增加孩子的學習時間,讓孩子在這種過程里一點點提高自控力。

日常增加一些訓練  

1、讓孩子把你規定的幾樣東西看上1~~2分鐘,然后撤掉其中的一個或兩個,讓孩子猜出是什么東西被撤掉。

2、教孩子跟隨你說話,你完整地說一句話后,你說前面的半句,讓孩子來說后面的半句。

3.把幾種不同形狀的東西放在孩子看不見的口袋里,讓孩子閉上眼睛去摸,然后提問孩子:“有幾樣東西?都是些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很顯效的舒爾特方格訓練法   如果家長用了很多方法在孩子央前都顯得很被動,孩子的抵抗心理很嚴重,不能做到有效地配合,說明孩子已經產生了親子溺情的心理,就是到了學校不管、家長管不了的地步。那么,建議家長試試中國思維研究所研發出的“注意力5+5趣味訓練”,即家長每天用5分鐘,通過3個階段對孩子進行注意力5大品質訓練 ,持續搞升孩子注意的集中性、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范圍、注意的分配、注意的主動轉移能力。

家長若能按照以上的方法對孩子堅持進行訓練,在短時期內就可以大大提高孩子對事物的注意力。

最新評論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互聯網清理整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20217粵ICP備09174648號粵網安備案號:4406043013573公安機關備案號: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權所有    版權保護投訴指引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電子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粵網文[2016]7051-1702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電話:020-85505893/18122325185 舉報郵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中國互聯網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kf@mama.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