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從兒子上學之后,一直堅持記錄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的某些片段,沒事看看非常有趣.今年年初因為忙,所以擱筆至今,現恢復記錄,就發在我新近加入的廣州媽媽網吧) 成長記錄(2007-4-15):兒子被“嚴管”后...... 這個學期一開學,班主任王老師就跟我說,要對丁丁嚴格要求,主要是加強紀律方面的控制。我當然是舉雙手贊成的,這家伙就是太自由散漫了,能被老師嚴管得老實一些也好,讓老師盡管去做,當然心里也真希望孩子不要撞到老師的手上。 上周一中午,我在廚房忙活,兒子一回家就直奔房間,把門一關,就不再出來。我覺得很奇怪,這孩子平時一進家門第一件事就是喊媽媽,如果不見媽媽,就會阿姨:“阿姨,我媽媽呢?”只要知道媽媽在家,他就開始唧唧喳喳地說過不停。今天怎么回事呢?趕緊去敲門,卻在門邊聽到哭聲,忙問:“兒子,你咋了?有什么事情跟媽媽說說。”兒子在里面回答:“跟你說也沒有,你肯定是站在老師那邊的。我想退學算了。”哦,肯定是被老師嚴管了。“被老師批評幾句就要退學?豈不讓人笑話咱們。你先開門,說給媽媽聽聽,以前媽媽不也經常站在你這邊嗎?你對媽媽太沒信心了嘛。”猶豫了片刻,門還是開了。 原來確實是被老師嚴管了一次。小子在上英語課的時候彈紙團,弄得地上到處都是,下課班主任罰他打掃,他不服氣,說不是他一人搞,還有其他人一起參與,為什么只讓他掃?老師很兇(用小子的話說是母夜叉),小子也很犟,于是事情就鬧得很大。母子倆一邊吃飯一邊就這個問題談開了。 “聽你這樣說,問題好象是你上課彈紙團引起的,我們先不去說老師是否公平,只看你的行為,你覺得上課彈紙團這合適嗎?” 兒子慚愧地點點頭,“確實不合適。” “是呀,媽媽一直跟你說,你上課不聽可以,但不能影響別人,這回你不旦影響同學聽課還影響了老師講課。你自己替老師想想,如果你是老師,孩子們在下面彈紙團,你會怎么想?” “我也會生氣的。” “就是嘛,所以這件事情確實是你不對。” “可是王老師為什么只讓我掃地呢?其他人也彈了啊” “是誰第一個彈的?” “是我。” “問題就在這里咯,如果不是你帶頭彈紙團,其他人會彈么?地上也不會臟。所以我覺得王老師并沒有做錯,擒賊先擒王,你是賊王,所以就要擒你‘殺一儆百’”,小子被媽媽的話說得無話可說,心情也平靜了許多。于是媽媽趁熱打鐵,從媽媽公司里的責任事故的處理講到美國人的民主自由的原則,小子完全沒了脾氣。 在他這一方事情算是告一段落,退學當然不再提了,但小子說下午還是想休息一下,媽媽也同意了,就給他一個臺階下吧。從他后來的描述中,我對老師的處理方法其實也是有看法的,但這不能當著孩子的面去說,免得本來就對老師的方法有疑問的小子更加不把老師放在眼里。但當媽媽聽說別的孩子不但把所有的紙團都歸到兒子身上,還有同學打了他的耳光,我這個做媽媽的心里也有些不舒服,于是半真半假地對兒子說:這回媽媽想給你退學了,雖然我們調皮一些,但別人怎么可以打你呢?老師還不制止。兒子反過來勸我說:媽媽,算了,想起來還是我太過火了一點,當時我被王老師的羅嗦話煩得不得了,就對王老師說了一句“閉嘴”,所以那個同學才打我的。 到了下午,王老師打電話到家里,聽到我在家就把今天發生的事情也跟我說了一下,我也把對孩子的教育過程對老師講了講,把小子支走以后,我也就老師的處理方式跟她交換了看法。因為身為家長委員,我曾幾次見到老師對其他孩子發火,但當著孩子的面我當然不會跟老師直接說,后來事情過了,也就忘記說了,這回我覺得一定得跟她提提我的想法。 我首先承認了孩子的不對,也承認是自己的開放性教育讓孩子的自我意識膨脹,告訴她我也一直在幫助孩子調整,所以也非常支持老師對孩子的嚴格要求。但我覺得老師的處理方式可以調整一下。老師解釋說今天確實是比較對抗,她的初衷是想故意激他,他越是不受這種刺激,她就越要去激他,希望他以后能調整好。我問老師,你達到目的了嗎?孩子回來跟我說要退學,我不會像其他家長那樣,如果我做不通孩子的工作的話,我會同意他退學的。老師承認當時有些激動沒控制好情緒,我說連老師都可以控制不好情緒,我們怎么可以要求孩子能控制自己呢?我們要求孩子要尊重老師、尊重別人,這個我非常贊成,可是我們有沒想想,我們尊重孩子了么?尊重是雙方的,你不要只看到美國的孩子如何尊重他們的家長和老師,卻看不到美國的家長和老師是如何尊重孩子的。我兒子對媽媽是非常尊重的,對爸爸的尊重稍次于媽媽,這些不是我們去要求他的,相比他爸爸,我的方式更體現了對孩子的尊重,而爸爸卻喜歡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孩子,有時甚至不聽孩子解釋就不問青紅皂白地批評,所以孩子自然就有些怨言。老師也是一樣的,如果你不能認真地真正平等地對待孩子,孩子自然對老師也無法從心地里尊重起來。上個學期,兒子班上有個曾經的優秀學生與班主任發生沖突,喊出了“你這種老師不值得我尊重”的話,我相信這不是孩子一時生氣說的,而是對老師的失望而喊出來的。老師接受我的委婉的批評。其實平時我和這個班主任的關系還不錯,她對我的教育理念也很贊成,也很佩服我,老師內心也很希望做一個讓孩子信任、不抹殺孩子天性、尊重孩子的老師,可在方法上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因此,我這次的真心話對她也是一個觸動,我讓她試一下用另外的方式去處理,看看效果如何。 晚上,我再一次對兒子提起這件事,說:“媽媽希望你明天去和王老師談談,希望你和王老師能成為像媽媽和你這樣的朋友關系。”兒子答應了。第二天兒子回家告訴我,他和王老師真的談了心,彼此道了個歉,王老師后來也去找那幾個彈了紙團的同學,小子還去還了打他耳光的同學兩下,這事情也算完滿結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