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老早就辭職在家制造新生命,所以懷孕期間百無聊賴,只要是街道衛生院和產檢醫院安排的各類孕期保健課,必然見到我的身影(似乎有種想把自己弄到能背出內容為止的感覺),現已聽了5堂課了(還強迫我那偽搖滾青年老公陪聽了一次),說到底自己還是愛蹭兼八卦。由于本人一向是大咧咧的,所以還挺重視新生兒護理的介紹,以免將來自己雞手鴨腳和得產后抑郁。
一、新生兒的生理特點 1,呼吸:BB是腹式呼吸而不像成人是胸式(故腹部不要包裹太緊),頻率較快(剛生下兩天40~60次/分鐘,之后會降至20~40次/分鐘屬正常),做夢時呼吸也會加促。(靠,這小小人能做什么夢?難道夢見打麻將糊了清一色?) 2,血液循環:BB手腳易受涼會青紫,應注重保暖;若發現有唇周發干、呼吸急促、鎖骨凹陷等癥狀可能是患了感冒。 3,體溫:小BB散熱快,保溫能力差,應注意保暖;體溫36~37度間屬正常。(怪不得老人家喜歡把BB裹得像“扎粽子”。) 4,“脫水熱”問題:若給BB保溫過度會引起TA呼吸急促,面紅,體溫將達38~39度,家長應馬上松開包被,喂水,30分鐘后體溫會回落。所以家里要常備一個小兒體溫計,或者時不時摸摸BB的脖子留意TA的體溫是否異常。 5,皮膚:極其嬌嫩,抵抗力差,要注意BB的皮膚清潔。BB口腔內不需要用布擦洗,喂水就可以清潔了。初生嬰兒背及臀部有藍灰色的新生兒斑是正常現象,3~4歲會消失。鼻尖若有黃白色小斑點也是正常的,這是胎兒成熟的標志。另外BB頭部也會換皮,家長千萬不要掀,應讓皮自然褪落。(我覺得皮膚護理好難哦,因為我連自己的皮膚都懶得打理。) 6,生理性體重下降:會發生在BB剛出生后(俗稱“縮水”),一般不超過10%屬正常,7~10天后會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7,生理性黃疸:約60%的新生兒會有,其發生通常與3個因素有關,母乳喂得不好、父母有蠶豆病遺傳、ABO溶血。通常剛生下來的2~4天會出現,4~7天會達高峰,7~10天開始消退,不必擔心。膽紅素在數值18以下為正常,23以上就要治療(醫院通常是喂葡萄糖水)。(唉,我是O型血,我老公是A啊,擔心中……) 8,新生兒的乳腺及性器官:約有10%的小BB出生后數日會有乳腺增大現象,家長切忌用手擠;而女嬰陰道會有少量血性分泌物,1~2日后會消失,也屬正常的,這是由于受到母體的雌性激素影響,家長不用慌張。(靠,小BB有月經?又長見識了。)
二、新生兒本能 吸吮反射:天生就有這本領,在娘肚里就會了。 覓食反射:例如聞到媽媽乳頭腺體的味道會主動尋找奶源;將手指放在TA的嘴邊,也會馬上張大嘴巴。 眨眼反射: 環抱反射:小BB脫光衣服后會見到TA將兩手彎曲著自然地抱于自己胸前,像在子宮內的環抱形態,是正常的。所以BB的手只能向前或向上舉,幫TA脫衣時千萬不要將小手朝后,易造成脫臼。 抓握反射:小BB的手掌平時應是保持自然握拳的狀態,若將手指放于小BB掌間,TA就會馬上握緊你的手指,就說明BB的條件反射屬正常。 其他反射:小BB一天要睡18~20小時,醒了就要吃,餓了、困了、尿濕了、不舒服就用哭來表示。所以如果BB好好地躺著,無緣無故地哭鬧起來,家長查其原因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