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0~3歲寶寶各階段的視力發(fā)育 當胎兒還在母親腹中時,最先出現(xiàn)的器官既不是手,也不是腳,而是腦與眼睛。不過,雖然眼睛在胚胎中發(fā)育很早,但孩子在出生后直到孩童期間,眼睛的生理發(fā)育仍然在持續(xù)進行,而視力發(fā)展也隨著年齡而不同。通常寶寶的視力一直要到4歲才能達到正常標準,到12歲左右視力發(fā)展才會完全穩(wěn)定,達到最佳狀態(tài)。 胎兒期 眼及視力發(fā)育 早在母親懷孕第四周,胎兒的視覺就已形成。此時,胎兒的眼睛很小,而且被一層皮層包覆著。以后四、五個月,眼神經、血管、水晶體和視網膜開始發(fā)育,到第六個月末,胎兒眼睛已有很大的發(fā)展。 保健重點: 母親要避免不良因素影響 自母親懷孕起,就要注意進食高蛋白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增加抵抗力,不可飲酒、吸煙和隨意用藥。要盡量避免可能受到的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如果孕婦在此時患風疹、感冒發(fā)燒,或受其他病毒和細菌侵犯,再加上用藥不當,就會給胎兒眼球的正常發(fā)育帶來不良影響。如果夫妻雙方均是高度近視,應進行遺傳性眼病的咨詢。 新生兒期(0~28天) 眼及視力發(fā)育 寶寶剛出生時,對光線就會有反應,但眼睛發(fā)育并不完全,視覺結構、視神經尚未成熟,視力只有成人的1/30。他能追著眼前的物體看,但視野只有45度左右,視力也只有成人的1/30。而且只能追視水平方向和眼前18~38公分的人或物。新生兒偏愛注視較復雜的形狀和曲線,以及鮮明的對比色。 保健重點: 盡早發(fā)現(xiàn)先天異常 應注意孩子雙眼的大小、外形、位置、運動、色澤等,盡早發(fā)現(xiàn)先天異常,并應防治源于產道的感染性眼病。 1~12個月 眼及視力發(fā)育 ●1~3個月 孩子滿月后,已具有注視與兩眼固視能力,會注視抱他的人,不過無法持續(xù)太久,眼球容易失去協(xié)調。三個月后寶寶的視野已經可達180度,也可看到自己的手,也能夠感覺到"自己"的存在。此時,大多數(shù)嬰兒的視覺可以平穩(wěn)地"跟隨"運動的物體,也能將視線固定在某物體上。 ●4~6個月 4~6個月的寶寶視網膜已有很好的發(fā)育,能由近看遠,再由遠看近,4個月時開始建立立體感。這一時期的寶寶會以視線尋找聲音來源,或追蹤移動的物體,例如媽媽在房間內走動,嬰兒的眼睛也會跟著轉動;此時嬰兒己經能夠轉動身體,會伸手去捉眼睛看到的東西,如在嬰兒床上方掛著的小吊飾等。這個時候的視力約為0.1。 ●6~12個月 6個月以后,兩眼可以對準焦點,孩子會調整自己的姿勢,以便能夠看清楚想要看的東西。 8個月大時,對于眼前突然消失的東西,會出現(xiàn)尋物的反應,特別喜歡用視線來追蹤眼前的物體,眼、手的協(xié)調也較為順利。此時,寶寶的視力保持在0.1~0.2之間。 8個月以后,寶寶真的能夠用眼睛辨識親人了。這個時候的寶寶積極運用全身的感覺器官如視覺、聽覺,尤其是觸覺去認識世界。到1歲時,視力約為0.2。如果孩子學習走路的時間明顯延遲,或走路容易跌倒、被東西絆倒,都有可能是視力出現(xiàn)問題了。 保健重點: 抱著寶寶到處走走 ●防止眼內斜:很多父母喜歡在小嬰兒的床欄中間系一根繩,上面懸掛一些可愛的小玩具。如果經常這樣做,孩子的眼睛較長時間地向中間旋轉,就有可能發(fā)展成內斜視,也就是俗稱的摱芳ρ蹟。正確的方法是把玩具懸掛在圍欄的周圍,并經常更換玩具的位置。 ●勿遮擋眼睛:嬰兒期是視覺發(fā)育最敏感的時期,如果有一只眼睛被遮擋幾天時間,就有可能造成被遮蓋眼永久性的視力異常,因此,一定不要隨意遮蓋孩子的眼睛。 1~3歲 眼及視力發(fā)育 1~3歲孩子的視力發(fā)育標準約能達到0.1~0.6之間。一般2歲時為0.4,已經可以判別事物的遠近,且視線跟得上快速移動的東西,并看得清楚。3歲時為0.6,視覺較為敏銳,喜歡觀察,會借由眼睛來引導手去接觸新事物,眼手協(xié)調更靈活,立體視覺的建立已接近完成。 從1歲開始,孩子特別喜歡藉由眼睛導引手部活動,他們喜歡接觸新事物,眼手間的協(xié)調能力也因此快速成長,視覺辨識能力在這一階段也大大提高了。 保健重點: 謹防眼外傷 孩子逐漸長大,活動范圍越來越大,還學會了奔跑,眼外傷的可能也增大。這時應加強對孩子的安全教育,如不要拿著鉛筆、筷子等尖物猛跑;家里人在使用洗滌劑時,要讓孩子避開,以免液體濺到孩子眼中,造成化學燒傷;如果眼內進了灰塵等異物,不要用不干凈的手帕去擦,以免造成眼球表面的劃傷和繼發(fā)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