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新生兒出生后,因為吃奶少,通過皮膚表面和呼吸蒸發掉身體部分水分,加上胎糞和小便的排出,所以在生后2~4天有暫時性體重下降的現象,醫學上稱之為“生理性體重下降”。一般體重下降最多不超過300克。生后第4~5天開始回升,7~10天就能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 當體重恢復后,隨著日齡和吃奶量的增加,體重迅速增長,一般每天可增長25~30克,1個月時能長600~800克,最多以不超過1000克為適宜。 2~3個月 體重的增長是體格發育的重要指標之一。新生兒在出生后可以有生理性體重下降,一般在出生后3~4日降至最低點;以后開始回升,至7~10日回到出生時體重,生理性體重下降一般不超過出生體重的6~9%。 在出生后的頭3個月,小兒的體重是以每周約200~250克的速度迅速增加。小兒在這個時期吃奶多,體重也就增長得快。如果小兒體重增長低于此標準,看是否奶量不足或是其它什么問題。 2~3月嬰兒的體重表(公斤) ───────────────────────── 然而,小兒在發育上也是有差別的,有的小兒胖,有的小兒因遺傳因素而較瘦。但是,只要小兒精神好,吃奶正常,體重稍輕點也無妨。 7~9月 小兒體重的增長速度是隨著月齡的增長而逐漸地減慢,7~9月的小兒每周平均增加體重90~120克。7~9月小兒的體重見下表: 7~9月的小兒的體重表(公斤) ────────────────────────── 小兒在這一時期體重的增長已不太明顯,與出生后不久的增長情況相比較, 現在的體重的增長已趨于平緩。這時的小兒已經開始添加輔食,家長應注意科學合理地喂養,才能使小兒的體重正常增加。 10~12個月 在小兒10~12月體重每周平均增加60~90克。體重增加的速度比以前減慢,但此階段小兒的輔食仍不容忽視,由于活動增多,對各種營養素的需求也多,因此密切觀察小兒的體重增長是很重要的。當小兒的體重低于表中低限值時,就應引起家長的注意,尋找原因,是疾病的問題(如腹瀉)呢?還是喂養問題(輔食增加的各種營養素夠不夠?制作烹飪的問題)呢?根據下表家長可以觀察寶寶的體重增長。 10~12月小兒體重表(公斤) ────────────────────────── 5 嬰兒體重增長的規律與計算 體重增長的規律與計算2006-4-2兒童體重增長的規律與計算2006-4-2兒童體重增長的規律與計算 體重的增加與否,反映了營養狀況的好壞,也是孩子生長發育良好與否的標志。嬰兒期體重增長是個高峰,年齡越小,體重增加越快。 新生兒生后頭幾天,由于攝入營養不足、胎糞及水分的喪失等原因,可出現暫時性的體重下降,醫學上稱為“生理性體重下降”,到出生后第3~4天,體重的減輕可達到出生時體重的6~9%,以后很快恢復到原來水平。如果體重下降過多或生后第10天仍未回升到出生時水平,則應趕快查找原因。1周歲以內嬰兒體重的遞增是一生中最快的階段,尤其是最初3個月體重遞增更為迅速,每月約增加700~800克;第4~6個月每月增加600克;7~12個月每月增加200~400克左右。嬰兒出生6個月時,體重為出生時的2倍;1周歲時為出生時的3倍。第2年全年增加2.5~3.0公斤。2~10歲時體重每 年增加約2公斤,可用下列公式估計:體重(公斤)=(實足年齡×2)+7或+8。 如何計算嬰兒各年齡的體重? 各年齡體重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1~6個月體重(千克)=出生時體重(千克)+(月齡×0.6)。 7~12個月體重(千克)=6個月時體重(千克)+(月齡×0.25)。 1歲以后的平均體重,城區可依:(年齡×2)+7或8千克;農村可依:(年齡×2)+6或7千克的公式推算出大概數字。 用以上公式計算的體重僅為一般平均數,同年齡小兒體重可有很大差別,變動范圍可達±1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