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豆
- 8406
- 在線時間
- 258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1-9-4
- 帖子
- 1191
- 閱讀權限
- 50
- 積分
- 8298
- 精華
- 2
- UID
- 6330172
    
- 媽豆
- 8406
- 寶寶生日
- 2011-01-01
- 帖子
- 1191
|

近來看到一篇文章,題目很是吸引人的眼球,但仔細閱讀后,發現這其實是一篇廣告,做廣告是可以的,但不要誤導家長,做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對這種“偽早教”實在是應該為孩子著想,孩子畢竟是我們的下一代,是我們的希望。摻雜過多的其他的東西后,教育是會害人的,而且會害一批的人。
加粗字體是本人的疑點和論述。
原文如下:
我本人是一名清華大學畢業生,是目前在清華執教的一名教授,我兒子今年剛參加完高考,被斯坦福大學、芝加哥大學等多家名校錄取。關于孩子教育的這個問題,我不能說是百分百精通,但絕對是能把自身經驗拿出來和大家共享的。
(疑點:用“絕對”二字強調他的權威性。)
18年來,我在兒子教育問題上也曾面臨很多難題,嘗試過很多方法,對于兒子最終能夠考上讓人羨慕的名校,我最大的感悟是:“孩子的早期教育很重要,而漢字啟蒙教育就是早教的靈魂。”
跟大家略微談一下我的育子感悟:
感悟1:只重視藝術是早教的天大誤區
大多數中國家長認為孩子的生長環境本來就處于漢語言文化之中,學習漢語天性使然,把更多的時間花在培養孩子藝術細胞和外文能力上,這是早教天大的誤區。
(疑點:又用了“天大”,后面還有“毀掉”等詞,試想,一個清華的教授是何等學問何等修養,用不著用這么極端和絕對的詞。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不是清華教授的人寫的。)
在實行計劃生育政策之后,孩子都是家里的“獨苗苗”,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家長們在學前教育階段,就開始孩子藝術的培養,其實,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藝術只能滿足孩子形體、心理塑造上的部分需求,而對孩子的頭腦智力發育并沒有實質性作用。
感悟2:漢字啟蒙最重要
根據當年考上清華的經驗,我發現提前識字對自己一生影響特別大,就特別重視兒子的漢字教育,專門托人搞了一套“字寶寶樂園”的識字教材。在我的嚴格督促下學習漢字,兒子在兩歲時已經可以認識許多漢字,進而觸類旁通引發對學習的極大興趣,幼年時期已經可以閱讀名著,被大家稱為“小神童”,直到順利考上美國知名學府。
(最大疑點:兒子在兩歲時托人搞了一套識字教材,且不說這是哪一年寫的,就算是今年寫的,現在孩子18歲了,他2歲時應該是16年前,16年前的學前教育是什么樣子可想而知,那個時候就有字寶寶樂園讓人十分懷疑,16年前還要托人買。而且這16年過去了作者還記得叫什么名字真是好記性。)
感悟3:寓教于樂非常重要
“我孩子現在5歲了,學習漢字的時候老是不聽話,耍脾氣、貪玩,不肯學習。”在網絡上總是看到這種類似的求助。
其實追根究底,孩子不是大人,他們的天性是愛玩愛鬧的,現階段他們不可能自己意識到學習漢字的重要,家長需要要用心和智慧,引導孩子,運用孩子感興趣的事物幫助孩子學習。
感悟4:學前不教漢字毀掉孩子一生
當初讓我兒子成才的“字寶寶樂園”教材已經被拍成了同名百集動畫片,甚至在網絡上被大家稱為一部神奇的動畫片。
我畢竟不是專攻教育的,也沒怎么看這個《字寶寶樂園》動畫片,但我覺得有一個理念是非常正確的,那就是學前教育主抓識字。
(疑點:如果不是宣傳,不會寫出“同名百集”這樣的細節,還被稱為神奇的動畫片,本人從教十多年了以前還真是沒聽過。)
我的自身經歷和培養兒子的過程,讓我深刻的認識到,學漢字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早識字,早認識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于是樹立了自信心,才能在人生路上一片坦途。
自信心是成才最關鍵的一點,可以說,學前階段不教孩子漢字毀掉孩子的一生!
漢字是我們中國人教育子女最好的財富,家長朋友們啊。你們千萬要重視。培養出天才兒童不困難,關鍵就是找對方法,持之以恒!
綜上所有疑點,本文過度強調這套教材,早期教育不光是單純的識字,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特點,適合你的孩子的不代表在所有的孩子身上適合,一個人成功的路線并不代表能讓所有孩子成功。
之前也出現過提倡早識字、多識字的,就像馮德全馮爺爺的《早教革命》,后來被央視2套經濟與法欄目曝光了。真的有人能“革”早教的“命”嗎?這是天涯論壇上的一段評論馮氏立體早教的文字:他們都是抓住了中國家長的“盲從”心態和弱點,吹虛夸大什么早教法,還什么讓每個兒童都成為神童,這樣的東西都已經吹到這個程度了,卻還有人相信,人家不過就是想狠賺你們包包里的鈔票罷了,反正也不是假藥,又害不死人,讓大家為了下一代都成為神童自覺不自覺的掏錢給他們。還有不明底細的有時間你們多到央視網的二套經濟與法網站上看看該節目的視頻吧,你會清醒的!
最后呼吁各位家長:早期教育不要太功利,不要為識字而識字,教育的商業化至今還不曾被驗證是不是正確的,所以,我們要睜大眼睛,辨別真偽。對家長們要求是高了一點,但為了孩子們,有什么辦法呢,這個社會就是這樣的,不管是什么都要向商業看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