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go 回復: 0 | 瀏覽: 1936 |倒序瀏覽 | 字體: tT

Rank: 7Rank: 7Rank: 7

媽豆
10722  
寶寶生日
0000-00-00 
帖子
1022 

濟南通

1#
發表于 2020-7-2 14:00 |只看該作者 | 最新帖子 |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 發短消息 | 加為好友 | 字體大小: tT

十月孕育,辛苦分娩,從懷上寶寶那一刻開始,準媽咪們就小心翼翼的呵護著肚子中的小寶寶,希望他們能夠順利分娩,健健康康。
做好“三早一晚”,就是保障寶寶健康成長的第一步。
“三早一晚”簡單來說,就是“早接觸、早吮吸、早開奶、晚斷臍”。
早接觸
早接觸,是在寶寶娩出的那一刻就呆在產婦懷里,趴在產婦肚子上,如果是剖宮產的寶寶,可以斜著趴在產婦肚子上。
1.皮膚貼著皮膚,這就是肌膚接觸
寶寶不僅僅在剛出生的時候需要無限制的肌膚接觸,在往后的時間里,媽媽也隨時可以跟寶寶這樣親密接觸。
甚至不只是媽媽,爸爸或哥哥、姐姐,以及家中其他健康的人都可以進行這樣有愛的鏈接。
之所以要這樣做,是因為肌膚接觸的時候可以穩定寶寶心率,維持寶寶體溫,跟媽媽在一起非常有安全感,還有助于降黃疸哦。

2.除了測體重,量身高、接種疫苗等都可以在產婦身上進行
寶寶趴在媽媽身上時,我們可以等待寶寶,讓ta自行探索尋找到媽媽的乳頭。
孕晚期乳頭乳暈顏色加深,乳暈蒙氏腺體分泌出類似羊水的味道,會引導寶寶利用原始的踏步反射,爬向生命之源。
而這整個過程,寶寶可能需要30-60分鐘左右的時間才能完成。
早吸吮
早吸吮,對很多孕期知識儲備不足的媽媽來看是沒有必要的,認為產婦前三天是沒有奶的,也就不給孩子喂奶,直接喂了奶粉,要等到產婦“下奶了”才開始喂。
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其實產婦在孕期就開始有奶了。
寶寶前三天的頻繁吸吮是非常重要的,這能減輕產婦生理性乳脹的不適感,也很大影響了之后的奶量。而每天不低于8-12次的吸吮次數,才叫做頻繁吸吮。?
早開奶
早開奶,即盡快讓寶寶吃到媽媽的初乳。
淡黃色、粘稠狀的初乳,為新生兒提供了十分符合個體需求的營養來源,還提供了大量的免疫球蛋白以抵抗各種有害病原體。
初乳對寶寶的胃腸道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這是因為新生兒的腸道具有很大的滲透性,初乳就像給寶寶胃腸道涂上了一層保護膜,封堵了其腸壁上的孔隙,從而防止外來物質侵入、防止寶寶可能因外物入侵而產生的過敏。
初乳,相當于一劑天然的、百分百安全的活疫苗。?
晚斷臍
晚斷臍,就是指寶寶出生后,至少要等4~6分鐘再去剪斷臍帶,或者等臍帶完全停止跳動,顏色變灰白之后再剪斷。因為這時臍帶內90%左右的血液都會流回寶寶的體內。
臍帶內有十分豐富的干細胞和抗癌T細胞等成分,如果過早斷臍,寶寶體內的鐵含量會相應的減少。
對于早產兒,可以減少其輸血和晚發性感染的風險,減少百分之五十的腦室內出血,減少嬰兒呼吸受限等疾病。并且,晚斷臍的新生兒最高黃疸值的平均水平還低于早斷臍的寶寶。
WHO指出,早斷臍實際上是一種人為的干預,延遲臍帶的結扎,或者是不結扎臍帶(蓮花式分娩,胎盤娩出后臍帶自行干結,等待臍帶自然斷落)才是正常的生理行為,并不會導致不良結果。
而早斷臍,可能會導致寶寶缺氧,增加新生兒成長過程中患自閉癥的幾率。對于血液性傳播疾病,早斷臍并不能減少感染概率,所以仍然建議晚斷臍。
ps:唯有母親產后大出血,或者子宮破裂等緊急情況時才不建議晚斷臍哦。
正面臨分娩的各位媽媽,不妨在待產時和醫生做好溝通,爭取實現產后“三早一晚”。
但是并不是所有寶寶都能完成這一環節,有些寶寶在娩出后需要一些醫學干預,有的產婦分娩過程中可能會有一些突發情況,這時候不必拘泥于“三早一晚”,愛是用心,但不是盲目。
(注:本文部分文字及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敬請告知,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黃氏母嬰集團
招商加盟項目
移動的月子會所進家; 產后恢復技術輸出 ;月子餐培訓基地; 駐店指導、產后項目合作。

坐月子、找月嫂就來金月匯

地址:濟南市市中區經十一路49號銀座B館20/23樓
咨詢電話:400 - 8699 - 695|0531-81111111
微信:jinyuehui-jinan
‹ 上一主題|下一主題
“ 三早一晚 ” —— 寶寶健康成長的第一步
快速回復

廣東省通信管理局互聯網清理整頓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220217粵ICP備09174648號粵網安備案號:4406043013573公安機關備案號:44010602000092Copyright 2004-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權所有    版權保護投訴指引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電子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粵網文[2016]7051-1702號

違法和不良信息/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電話:020-85505893/18122325185 舉報郵箱:kf@mama.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舉報專區 中國互聯網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網絡內容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舉報:kf@mama.cn

回頂部